協會舉辦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解讀會
為進一步宣傳貫徹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有關政策和舉措,為企業創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5月7日,北京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報告廳,組織召開了“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解讀會”,來自設計、施工、監理、工程咨詢、行業律師事務所等企業的160余名代表參加,本次活動由協會副秘書長陳德成主持。
會議邀請市規土委法制處楊波、市住建委工程建設管理處副處長譚祺、市勘設測管辦科技質量處李云鵬等,對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
市規土委楊波對2018年3月份以來北京市響應國務院要求進一步優化北京市營商環境、對標國際標準,陸續出臺的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9+N”(九項主要政策和N項配套措施)一攬子政策進行了重點介紹,強調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是此次改革的重點內容,并從建設項目分類管理、精簡審批前置條件、推進建設項目行政審批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優化完善技術評估環節、構建施工圖聯合審查工作機制、建立全市統一的項目竣工聯合驗收機制、提高市政公用服務效率和水平、簡化不動產登記辦理程序等多個方面,對審批流程改革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譚祺代表市住建委,對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新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系列政策措施進行了解讀。在施工許可審批方面,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模式,通過信息共享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實施了一系列簡化審批程序,優化服務流程的具體措施。在招投標方面,全面推行建設工程電子化招投標,并進一步深化本市社會投資建設項目招投標改革,使用社會投資的建設單位可自主決定發包方式,自行決定是否進行招投標。在施工許可審批方面,全面實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形式,通過精簡施工許可審批要件,將原有的13項申報材料調整為8項,辦理時限也有15天壓縮為6個工作日。同時,配套出臺了對應的監理優化措施和風險防控措施,對企業實行差別化監管。譚祺副處長特別指出,建設項目的聯合驗收是此輪改革的核心和亮點。通過多部門的相互協調和積極配合,創新性的將政府各行政部門依法獨立實施的分項驗收模式,轉變為“統一平臺、信息共享、集中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的五位一體聯合驗收模式,避免了企業重復提交資料、驗收流程繁瑣、辦理時間長等突出問題,努力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通過聯合驗收平臺,大幅壓縮了驗收審批時間,使聯合驗收時限縮短為7個工作日,將“聯合驗收意見書”作為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合格的統一確認文件。
市勘設測管辦李云鵬對北京市全面推行 “施工圖多審合一”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了介紹。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施工圖審查流程,由市規土委、市消防局、市民防局、市住建委等部門共同推進了“施工圖多審合一”改革,將現有的施工圖建筑審查、消防審查和人防審查等專項審查合并,通過綜合審查機構實現“一套標準、一家機構、一次審查、一個結果、多方監督”的改革目標。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施工圖審查不再作為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前置要件,審查時限由45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同時,為了保障工程建設質量,要求綜合審查機構配備滿足專業能力和資歷要求的審查人員,主管部門通過加強后續監管,確保工程建設施工圖審查改革順利推進,并逐步推進數字化審圖、政府購買服務等一系列舉措,使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在施工圖審查環節進一步節省成本、提高施工圖審查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