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態景觀及立體綠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公益論壇活動
6月19日,“2016京津冀生態景觀及立體綠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二次公益論壇活動”在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舉行。150多名業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發展,為海綿城市建設提出建議。
北京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德成、北京土木建筑學會土木信息委員會主任聶建英、天津市建筑學會濱海信息分會主任巢元凱、北京屋頂綠化協會首任會長譚天鷹、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城市綠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陳小奎、天津市濱海新區環境綜合治理指揮部顧問劉忠陽參加活動,京津冀生態景觀及立體綠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馬麗亞主持論壇活動。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韓麗莉做立體綠化與海綿城市建設的主旨報告---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的立體綠化實踐。韓所長系統闡述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石家莊、深圳等城市立體綠化政策法規情況,并綜合重點項目案例予以分析。強調屋頂綠化作為海綿城市建設中重要的低影響開發措施之一,要把握好機遇,要找準站位。建筑綠化無論屋頂還是墻體,均應以綠化為主,以發揮綠化對于建筑環境的生態效益為主,并兼顧景觀。
北京曠野屋頂綠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曠小滿結合近二十年來再國內的屋頂綠化施工經驗,闡述了立體綠化應是設計、選材、施工、養管的系統工程。未來更應該走跨界合作、一體化發展、可持續生態發展的道路。
立體綠化核心問題防水安全方面,2007年國內首個耐根穿刺防水檢測試驗室在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成立,北京世紀洪雨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是第一批通過耐根穿刺防水檢測的SBS防水材料企業,技術部經理賈志軍結合種植屋面構造層次介紹了該公司防水系統在種植屋面工程設計與施工方面的關鍵技術。
天津澳泰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張鋒就高分子材料耐根穿刺防水技術與施工要點,結合建筑防水及海綿城市的蓄水人工湖的建造,系統講解并分享了該公司種植屋面的工程案例。
針對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生態護坡,北京綠之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宇,以豐富翔實的案例和相關數據,結合該公司在國內十幾年的生態護坡設計及施工經驗,系統梳理和分享了邊坡綠化設計與施工技術和要點。
北京綠普方圓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時海龍,結合鄉土地被植物的選育與應用,以及多年的實踐經驗,為與會者詳細介紹了節水耐旱地被植物在立體綠化中的應用性狀和表現。
北京沃野建筑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GREEN-T綠色設計工作室技術總監楊宇瓊,從設計師的角度具體講述了室內外植物墻的藝術設計及施工要點,總結歸納立體綠化為“綠色植物+藝術設計+智能技術”。
從立體角度打造生態空間的理念出發,中國建筑技術中心環境工程研究室主任王珂博士結合該中心位于北京順義的研發基地的辦公樓體完成的室內外立體綠化,系統地講解了建筑立體綠化及生態空間智能化技術的設計與應用。
結合綠色建筑的實踐應用,天津泓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淑云,系統介紹了天津市建筑設計院綜合樓綠色三星建筑室內不同綠墻設計風格所配套的材料、施工及管護等關鍵技術。
針對容器式立體綠化模塊,上海中卉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顧俊青、北京美林美苑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躍以及北京耐威格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強,分別結合各自的工程案例系統介紹了本公司專利技術產品的便捷和快速施工的優越性。
京津冀生態景觀及立體綠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馬麗亞,針對建筑與園林設計的學科交叉,結合易理文化做了題為“立體綠化的技與藝”的總結發言。她結合十幾年的工作實踐,引經據典,深刻闡述了設計之魂--精于技而游于藝的的哲理,著重闡述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應是充分改良園林土壤,增強土壤的透氣和滲、蓄水功能。設計要簡潔大氣,講氣質,講氣勢,營造出生機盎然的人居環境,并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鏈,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馬秘書長最后強調。各行業及同仁們今天的跨界合作和聚會,是基于這項事業的特殊性和各位同仁的誠信和品質,目的是為了建筑綠化行業的轉型與升級,高效與創新!要契合海綿城市建設和綠色建筑節能,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共謀發展!
會后,與會代表還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的地被植物新品種展示園區及院內的生態景觀綠地和科研示范地,合影留念并期待下次相聚河北—建筑綠化、屋頂菜園與海綿城市建設的實踐應用公益論壇之三“荷月季夏之鐘”。